法治日报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位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境内的近20亩山地,处于农场地与村集体地交界的特殊位置。20多年来,这里发生了一场历经两代人、牵涉三类主体的垦地纠纷。这场陈年“积怨”,近日在保亭县人民法院的两审三调下得以成功化解。
如今,争议地上的龙眼树、菠萝蜜树免遭砍伐,村集体依法收回土地权益,承包户继续享有承包经营权,有效破解了这起涉土地历史积案,优化了营商环境。
一块地牵出两代人恩怨
1983年,在当时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和县人民政府工作组的参与协助下,什进合作社与海南省国营某农场签订了协议书。
根据协议约定,农场同意划出原越界种植的20亩橡胶与什进合作社联营,每年固定给什进合作社1500元联营利润;橡胶更新(橡胶种植达到一定年限后产量变得很低,此时会重新补种或重新种植别的作物)后土地归什进合作社,橡胶归农场所有,今后双方均不得越界占用对方土地。
然而,2001年农场将20亩橡胶更新后,并未按照约定归还土地给什进合作社,而是与农场职工王大(化名)、王二(化名)两兄弟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二人在地上种上了龙眼树和菠萝蜜树。三方矛盾“拉锯战”正式开启。
2004年12月,什进合作社通过县政府确权取得了包括案涉土地在内的1.23公顷土地的所有权,但土地的实际使用情况并未因此得到改变。
2010年,什进合作社以农场为被告向保亭县法院提起土地侵权纠纷诉讼,请求农场返还侵占的土地。
保亭县法院审理后判决农场于判决生效后六十天内返还土地,但农场未履行归还义务,反而继续向王大、王二兄弟发包土地,并约定承包期限至2032年7月31日止。
在此期间,什进合作社也未及时通过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方式主张权利,两年的申请执行时效很快就过去了。2021年,王大办理退休,原先承包的土地又转由其儿女继续承包。
由于多年来什进合作社、农场、承包户三方私下协商未果,土地错误承包的状态持续至今。
如何返还土地成了难题
2024年5月,什进合作社就该地争议再次向保亭县法院提起诉讼,但这一次将实际承包人王大、王二及王大子女共4人作为被告。
保亭县法院金江法庭承办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争议地权益归属明确,依法应当返还给什进合作社,但如何返还却成了难题。
争议地所涉纠纷持续的这20多年里,地上种植的果树也随着年限不断生长,如今正处于丰果期。果树从幼苗到结果,正是承包者两代人辛苦付出的证明。如果单纯判决“一清了之”,土地清退、青苗处理固然简单,但地上付出的劳动、结成的果实如何合理处置,是对法官平衡法理与情理的重要考验。
“拿到案件后,我认为此类纠纷在当地具有典型性,且涉及多方主体、纠纷时间跨度大,调解或许是更加合适的解决方式。”承办法官阅卷后立即组织了第一次调解,但双方对占用的土地亩数都难以达成共识。
第一次调解失败后,法官立即组织了开庭,通过开庭及鉴定进一步明确了土地占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法官提出的由承包人直接向什进合作社承包土地的二次调解方案获得了各方认可,但土地租金又成了新的问题。
“这比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原本的租金高太多了!”由于承包方无法接受新的租金标准,第二次调解也不欢而散。
府院联动啃下“硬骨头”
眼看地上的树越长越高,果子越来越大,但纠纷化解的脚步却停在了距离成功一步之遥处。
随后,保亭县法院金江法庭研究制定了多元调解的方案,采取“情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共促矛盾纠纷的化解。
承办法官将该案提交专业法官会议讨论,厘清相关法律关系的同时,在院领导的指导下启动了府院联动机制,与乡镇政府共同开展调解工作。
引入乡镇政府这一新的调解力量后,法院再次组织什进合作社和农场进行释法说理,并对不同处理模式可能面临的情形进行深入分析,综合对比强行收回土地将要面临的补偿和继续发包土地的收益,什进合作社综合权衡后同意下调租金标准。
“你们也享受了这么多年低价承包的待遇,往后虽然租金涨了,但是租地名正言顺了,心里也更踏实。”法官带着新的调解方案又找到王大等人耐心疏导,一番推心置腹的话彻底说服了4位承包人。
经过三轮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合意并签署了调解协议,承包人以新的租金标准直接向什进合作社承包土地,地里的果树得以保留,什进合作社的土地权益也落到了实处。土地承包关系得以维系,也更有利于稳固农村经济长远发展的大局。同时,农场也主动将前期收取的土地承包金返还给了村小组,双方之间的土地权属问题终于被彻底厘清。
“太好了!地里的龙眼树和菠萝蜜树不会被砍掉了。”签完协议的那一刻,王大等4人如释重负,多年来压在心底的那些顾虑放了下来。
至此,这场长达24年的土地纠纷,终于在龙眼成熟的季节画上了句号。
“历史遗留问题往往盘根错节,牵涉多方利益与复杂情感,单纯的一纸判决虽能厘清法律是非,却未必能真正化解心结、修复社会关系。”保亭县法院副院长张龙剑说,保亭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调解优先”作为定分止争的核心策略,以“案结事了人和”的理念,不断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