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记者 曹燕
国家图书馆116岁了,国图艺术中心·音乐厅近期策划“国家图书馆建馆116周年演出季”,以“传承文脉、服务公众、致敬时代”为核心定位,汇聚6场高品质艺术演出。其中,由中国煤矿文工团出品,联合国家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共同制作的《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乐会,“让古籍可听、让古曲可观”,观众在古籍中聆听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国好声音。
9月8日晚上,国图艺术中心内回荡着时而饱满激昂、时而清新婉转的旋律,观众的掌声、喝彩声不断。《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乐会之《悲喜春秋》上演,唢呐、二胡、琵琶、大鼓等乐器和谐共鸣,古籍中描述的悲欢离合与人间百态仿佛在音乐中流淌,人生况味呼之欲出。
“以前总觉得古籍、古曲离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很遥远,但是今天的演出让我很感动,感受到传统文化那种生生不息的魅力。希望经常上演这类节目,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也希望这些文化艺术瑰宝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退休地理教师林舒兰有感而发。
出自古籍《敦煌乐谱》的合奏《倾杯乐》旋律悠扬、节奏明快,在流淌的音乐中,人们仿佛看到灵动蹁跹的飞天反弹琵琶,庄严威猛的金刚震撼人心,敦煌壁画中的乐舞盛景在眼前浮现。中国煤矿文工团一级演奏员、知名板胡表演艺术家刘湘说:“在历史长河中,敦煌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在音乐中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能听到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交融之道,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自信之光。敦煌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而每一个艺术创作者,都是这座宝库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朗诵与打击乐组合的《将进酒》别开生面。“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不少观众对这首诗耳熟能详,跟着一同朗诵,而朗诵者叶蓬在激昂与深沉的情感节奏间自然切换,让人大呼过瘾。朗诵与打击乐的结合,使得这首诗的意境更加开阔深邃,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李白共饮,意犹未尽。“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当乐声渐歇,叶蓬忍不住拭去额头汗水,观众忍不住再一次喝彩。
唢呐与乐队演奏的《临江赴宴》出自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弦乐如泣如诉,叙说悲壮肃穆;唢呐高亢嘹亮,吹响了行动的决心和勇气。整体风格慷慨激越,荡气回肠。
记者注意到,不少年轻人来欣赏《古籍里的古曲》 ,也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传统文化的美妙。“00后”观众小魏说:“不仅是听觉的享受,仿佛也能‘看’到经典中的画面,起承转合之间感受元曲的悲欢离合。”
刘湘提到,民乐的创作、演出、传播呈现出新的时代气象,尤其是在年轻人中的认知度、接受度持续提高。这既反映了文化自信的增强,也给民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民乐真正的自信,来自对优秀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敬重。
“我注意到舞台上也有大提琴等西方现代乐器,搭配着主要的民乐乐器,这就是一种创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互相激发就会有化学反应。”林舒兰观察得格外细致。
艺术浸润心灵,启迪生活。国家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国图艺术中心还举办了《游园·惊梦》昆曲讲演音乐会,通过表演、清唱,讲解等方式,让观众沉浸式感受非遗艺术的隽永之美。另外,《诗经·国风》室内乐音乐会精选了12首经典诗词为曲目核心,涵盖亲情、友情、爱情、家国情,让观众在音乐中感受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精神内涵。现场还设置书法创作区,观众可提笔书写《诗经》名句,体验书法传递的文化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