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my4fast.com/cache/64/27c1c/c74f4.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zhenghe1718.com/func.php on line 115
第二十五届投洽会透视新风向 中国双向投资的“大门”越开越大

悲愤填膺网

外媒dualshockers发布了《空洞骑士:丝之歌》的媒体

第二十五届投洽会透视新风向 中国双向投资的“大门”越开越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

在投洽会12万平方米的展馆内,一系列聚焦科技创新的“吸睛利器”,充分展现了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少外资企业负责人的感受是:“把创新带入中国”正在演变为“与中国一起创新”。

过去这一周,专做医疗器械经销的巴西贸易商卡西阿妮在中国的行程有点忙:9月9日,她刚到厦门就立马钻进了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的展馆,四处搜寻可靠的供应商;11日一大早,投洽会还没闭幕,她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上海参加另一个展会;14日,她便要乘飞机回到巴西……

“在中国,有很多极具创新性的产品,也有很多不错的合作机会,我想把这段旅程充分利用起来。”9月10日,卡西阿妮站在第二十五届投洽会“巴西·皮奥伊州”的展台前对记者说。这次来到投洽会,卡西阿妮收获颇丰,她已经和10多家中国企业建立了联系。记者见到她时,她刚和一名中国医疗器械供应商交换完名片。“回到巴西,我就准备跟这家公司联系,商谈后面的合作。”卡西阿妮满脸笑意地说。

作为我国唯一以投资为主题的国家级重大展会,除展览外,今年投洽会还举办了上百场投资促进活动,吸引了123个国家和地区、1100多个政府官方机构及工商企业团组、超8万名客商参展参会。

从9月8日到11日,共有各类投资项目1154个在会上签约,计划总投资额达6440亿元;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吸引外资连续15年、对外投资连续12年超1000亿美元,规模稳居全球前列……从会上传来的一连串热腾腾的数据向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中国双向投资的“大门”正越开越大。

外资持续加码中国

就在今年投洽会开幕的前一天,即9月7日,由中国石化、福建炼化和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以下简称“沙特阿美”)合资成立的福建中阿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在厦门正式揭牌。这家中外合资公司的组建,是沙特阿美看好中国的一项有力证明。

“对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来说,中国一直是最大的客户。”沙特阿美亚洲副总裁米夏介绍,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在全球化工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始终是该公司重要的战略市场。近年来,沙特阿美在中国成立了多家合资公司,在华投资总规模超过2400亿元。未来,这家国际知名的石油公司还将在多个领域持续加大投入,推动与中国企业的合作。

米夏特别提到了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他说,中国目前是绿色能源设备制造领域的领导者,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全套的绿色解决方案,助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在全球绿色能源供应链中处于‘老大哥’的地位,与中国企业携手开拓国际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像沙特阿美这样外资深耕中国的故事,并不少见。今年投洽会期间发布的《中国双向投资报告2025》指出,尽管近年来全球跨境投资增长乏力,但我国依然保持住了全球外资流入大国的地位。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到1162.4亿美元,仍保持发展中经济体最大引资国地位;全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9万家,同比增长9.9%,引资总体情况良好。同今年大会主题“携手中国 投资未来”一样,“看好中国、加码中国”已经成为众多投洽会参会外资企业的共识。

世界500强企业ABB集团的副总裁、中国总经理康亮就表示公司要“继续加大在华投资,尤其是在厦门”。他在投洽会期间举行的“投资中国·知名民营企业对话世界500强专题活动”上说,当今世界面临着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等方面的挑战,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创新和自动化,“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承诺将与合作伙伴携手为下一代技术赋能,要支持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

早在1992年,ABB集团就将自己的首家在华合资企业落地厦门。经过30余年创新发展,如今,ABB集团在中国拥有30多家本地企业,超过1.4万名员工,厦门成为其电气业务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与创新中心,中国则成了ABB集团全球第二大市场。“ABB与中国共成长,这里是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非常重要的市场。”康亮强调。

外资持续加码中国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沙特阿美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合作创立的“非金属材料创新中心”。米夏介绍,这个中心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来加速非金属材料在建筑施工领域的应用。“自2022年成立至今,中心已经发表了90多篇技术论文,申请了40多个专利,共减少了大概1万多吨的碳排放。”米夏说。

《中国外资统计公报2025》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34.6%;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93.7%、38.4%和21.1%。“许多跨国公司在华设立了地区总部和全球研发中心,持续加大在华的研发投入。”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二级巡视员赵阳分析说。

中企出海有了“新”风向

作为投洽会的老朋友,来自厦门的金龙汽车今年带来了一件“新东西”——自动驾驶物流配送车。

金龙汽车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这个配送车可以灵活适配快递自提、商超配送、冷链运输等多元物流场景,能覆盖城市道路、产业园区、地下车库等多样化环境,车辆搭载的自动停靠充电功能与智能状态监测系统,大幅降低了运营维护成本。在智能产品频出的当下,这件展品并不稀奇,但从传统客车制造到商用卡车、自动驾驶等领域,产品变化透露出了金龙汽车的“出海”新信号:向世界传递“中国智造”的技术实力与方案。

就在不久前,金龙汽车生产的121辆新能源公交车运抵智利科皮亚波,助力当地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拥有100%电动公交系统的城市。目前金龙客车已远销塞浦路斯、乌兹别克斯坦、尼日利亚等国。同时,金龙客车还通过产能合作的模式,实现产品在海外就地生产、就近销售。“‘走出去’不仅有效助力公司进一步开拓市场,降低生产运输成本、缩短交货周期,还能带动当地就业,可谓‘双赢’。”金龙汽车首席品牌官余丹瑶说。

《202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为1922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1.9%,较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连续13年列全球前三,连续9年占全球份额超过一成。2024年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3.14万亿美元,连续8年排名全球前三。中国对外投资平稳健康发展,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成为国际投资中的重要力量。”全球基础设施合伙公司(GIP)副董事长、世界银行原行长金墉观察到,这些投资覆盖了基础设施、能源、科技等领域。“几十年来,中国不仅扩大了贸易规模,也不断跃升价值链,发展高新技术以及先进制造,已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动力源。”他说。

据了解,有30多个国家在本届投洽会期间开展了专场推介,向中国企业发出邀请。尼泊尔展示了该国在能源、水电等领域的优势,以期吸引更多的中国投资者。“中国有先进的技术和创新,尼泊尔则可以为相关技术应用提供场景和机会。”首次来华的尼泊尔投资委员会首席执行官苏希尔·贾瓦力告诉记者,尼泊尔正在推进一站式服务中心、特别经济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投资审批与后续服务,为中国投资者营造可靠、高效的营商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出海”新的增长点。从产品出海到品牌、资金、技术出海,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凭借自身优势,布局更大的全球市场。

比如,福耀玻璃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就始终坚持“全球同步智造”,供应链在哪里就把工厂建在哪里,目前其海外收入占比已达42%,11个海外生产基地覆盖美国、德国等地。再如,宁德时代全球产能建设不断提速,其匈牙利工厂、西班牙工厂正稳步推进,印尼工厂已破土动工;海辰储能的美国工厂也已建成投产……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选择主动“走出去”。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企业5.2万家,其中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企业1.9万家;2024年,境外企业当年收益再投资778.9亿美元,七成境外企业盈利或持平。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也是第一大专利申请国,中国的“灯塔工厂”数量在全球排名第一,占比超过40%。“如今,以5G、云计算、新能源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既是跨国公司投资中国新的兴奋点,也是我国对外投资的新优势。”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说。

中国成为全球创新实验场

“科技创新将成为未来投资的主要驱动力。”在本届投洽会举办的“2025未来投资大会”上,凌激明确指出科技创新对于全球未来投资的重要性。不少深耕中国的外资企业负责人的感受是:“把创新带入中国”正在演变为“与中国一起创新”。

来自法国的赛诺菲集团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制药企业之一,这家世界500强企业就感受到了上述变化。

“最早的时候,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把最创新的产品带到中国,在营销上与本土企业合作。近些年,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从研发、生产到临床,全链条与中国企业一起创新。”赛诺菲集团大中华区副总裁朱海鸾介绍,如今中国已经深度参与到集团90%以上的全球同步开发项目中,成为全球研发布局中的关键力量。比如,2022年赛诺菲就与中国生物医药企业英矽智能达成合作,用AI大模型技术来进行药物研发。

同在医药行业的中国生物制药董事会主席谢其润提到了一组数据:2024年,中国药企完成了超过90笔海外授权交易,总金额超过500亿美元;我国创新药数量已占到全球30%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量。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创新策源地之一。”谢其润说。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提到,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由2012年第34位提升2024年第11位。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68%。截至2025年6月,中国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中外政府间科技协议达到119个。

今年投洽会重点推动国际创新合作。在投洽会12万平方米的展馆内,新型储能电池、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一系列聚焦科技创新的“吸睛利器”,充分展现了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并有效促进了国际合作对接。

比如,浪潮集团推出的“人工智能工厂”引发了各方投资者关注。为适应客户分散化、小型化、定制化的算力服务需求,浪潮集团打造了“人工智能工厂”,并提出了一种“车间制”的人工智能产品生产模式。据了解,人工智能工厂可以结合不同行业的客户需求,提供相应的模型与智能体的定制化、规模化量产,从数据收集到产品训练,都可以在工厂中完成。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已有中东意向客户正在对接上述项目。

深耕中国40多年,来自德国的“百年老店”采埃孚集团从最开始主要为国际性整车企业供应汽车零部件,到如今半数以上客户是中国本土整车企业,合作方式也拓展到系统性联合开发。在采埃孚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总裁汪润怡看来,中国市场已经不光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更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创新实验场。

“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入,不光要扩大产能,还要优化深化核心研发。”汪润怡说,未来,中国将成为更多新技术的首发地。同时,采埃孚在全球拥有200多个据点,在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市场洞察等方面积淀深厚,能够为中国企业的跨国发展提供支持。

访客,请您发表评论:

网站分类
热门文章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