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润钊 本报通讯员 卢月
碧空如洗,海风裹挟着琅琅书声掠过厦门刘五店港区的洋面。作为福建省内最大跨径桥梁——厦金大桥关键控制性工程,航道桥的东西主塔犹如“海上之门”屹立在猎猎海风中。
“我们脚下这座全.34公里的海上巨龙,正朝年底海上主线通车、2027年全线通车的目标全力奋进!”今天下时许,在离海里的航道桥东塔东锚施工平台上,由厦门市总工会主办的全国职工主题阅读示范活动厦门专场在劳模工匠和建设者们的琅琅书声中开启。这万多平方米、平日充斥着焊花与机械轰鸣的施工平台,此刻被书香温柔包裹。
“今天,是我把仪器架在海峡中线的个清晨。”大桥检测部测量员鲁瑞祥位大桥建设者轮番登台,用诗朗诵《我是厦金大桥建设者》讲述他们在海上建大桥所亲历的一个个瞬间。这座全国首个全离岸海上测量控制平台就是在他们的不断“调校”下实现毫米级的精度控制。
“今天,是我在这片海域奋战的天。”在中交一公局集团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工程部长陈金杰的诵读中,重现班组成员℃高温的井底徒手刷新万吨沉井安放世界纪录时的不易与艰苦。
“当海峡的风拂过思念的潮,我伫立岸边等你的身影……”海潮声中,厦金大桥建设者家属王宇用微微发颤的嗓音,深情诵读着另一位建设者家属彭璟璟创作的诗歌——《等你团圆》。此刻她与彭璟璟有着共同的愿望,“愿一桥飞架南北,愿匠心筑就飞虹。”
登上海上平台的还有厦门航空有限公司乘务长罗佳,她讲述了厦门航空从创办之初借来千块钱“家底”,到如今机队规架、航余条、年运万人次的世界级航司的发展故事;还有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显示屏无人车间的工程师陈开业,他讲述的“平均秒生产一块曲面屏,秒产出一块折叠屏”的“天马速度”,让人们看到产业工人“技能向新”的勃勃生机……
暮色初染,厦门重点工程的建设者们在平台上唱起《自豪的建设者》合唱,声浪卷起咸涩的海风,让这场漂浮于碧波之上的阅读活动也浸透了匠心的温度,成为建设者们最硬核的劳动语言和最柔软的情感表达。(本报厦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