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丨记者 柴嵘
今年以来,国家医保局会同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各地医保部门迅速部署落实,会同相关部门查处了一批欺诈骗保案件。9月11日,国家医保局曝光7起个人欺诈骗保典型案例。
广东省参保人冒名就医和倒卖医保药品骗保案
广东省深圳市医保局通过大数据监测发现参保人李某存在异常开药行为,经查,李某自2023年初通过网络获取他人医保账户信息,冒名就医购药并低价转卖给药店王某,骗取医保基金9.3万余元。李某、王某及提供账户者均被刑拘,李某退赃2.2万余元,王某退赃9.1万余元。2025年3月,李某因诈骗罪获刑两年4个月,王某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获刑1年6个月。
北京市药贩子倒卖医保药品骗保案
2024年,北京市医保部门与公安机关在专项行动中,通过大数据锁定于某、王某夫妻,二人通过发放“高价收药”名片从老年人处收购医保药品,加价转卖,涉案金额11万余元。2025年5月,二人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两个月、缓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两万元。北京市医保部门将对涉案参保人作后续行政处理和处罚。
湖北省参保人倒卖医保药品骗保案
湖北省云梦县医保部门2022年发现参保人邱某、柯某门诊报销金额异常,经查二人利用特殊病待遇虚开抗排异药并倒卖,邱某涉案18万余元,柯某涉案7.7万余元,另有共同犯罪4万余元。2025年6月,柯某获刑两年、罚金5000元,邱某获刑3年9个月、罚金两万元,违法所得被追缴。
上海市参保人涉嫌倒卖医保药品骗保案
2025年2月,上海市医保部门通过药品流向大数据发现退休参保人胡某某所购药品在外省药店再次销售,其承认为他人开药并转卖药品。医保部门追回基金损失5223.31元,处以罚款13320元,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进一步侦办。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参保人开具虚假票据骗保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医保局在审核异地报销时,发现参保人谈某某票据异常,跨省调查证实其2011至2022年间通过假发票27次骗保,金额达42.6万余元。2024年,谈某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罚金5万元,并全额退赔资金。
吉林省参保人重复报销骗保案
2025年4月,吉林省镇赉县医保局通过大数据发现参保人高某将第三方已支付的医疗费用重复报销,骗取医保基金2.7万余元。高某被责令退回全部资金,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办理。
天津市参保人冒名就医骗保案
2025年2月,天津市医保部门与公安机关研判发现,参保人张某冒用他人医保卡就医,因其与卡主相貌相似未被察觉,骗取医保基金1.1万余元。张某被责令退回资金、处以罚款2.2万余元,并被暂停医保联网结算2个月,案件正与公安进一步衔接中。
国家医保局提醒广大参保人务必遵守医保法律法规,切勿因一时贪念触碰法律红线。各级医保部门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依托药品追溯码等技术手段,深化多部门协作,对骗保行为“零容忍”。如发现欺诈骗保线索,可拨打举报电话010-89061396、010-8906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