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看上去光滑平整的铁路钢轨,内部可能会有微小的损伤,如果不及时发现,就有断裂的风险,需要我们周期性地对钢轨进行探伤检查。”在临河至策克铁路线上,中铁六局运营维管中心临策铁路探伤车间负责人张楠正在对临策铁路管段线路进行探伤作业。
张楠所说的探伤检查是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对铁路钢轨进行的定期检查,由于列车运行产生的冲击、摩擦等作用,钢轨易出现裂纹等损伤,若不及时发现,会引发钢轨折断的风险,尺寸往往仅有几毫米,且隐匿于肉眼无法企及之处,探伤作业就是利用钢轨探伤仪的超声波对钢轨内部和表面一些眼睛看不到、手摸不到的微小伤损进行检测,通过传感器以波形的方式呈现在电子显示屏上,就像“探伤医生”给病人做B超,全力探寻并精准发现那些潜藏于钢轨内部的隐秘“病变”,从而对症下药,靶向发力,对钢轨进行精准“治疗”。
公里的临策铁路线上,常年驻守名探伤人员,为了更好地完成探伤任务,他们合理划分为两个双轨探伤组、一个单轨探伤组和一个回放个工作组,负责全线的区间、站线和道岔探伤检查工作。骄阳中,探伤人员蹲在临策铁路海日罕车站不远处的钢轨间,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远远望去,好似整个车站和探伤人员都漂浮在热浪中。
天窗点内,探伤人员推着单轨探伤仪,双脚稳稳地踏在枕木与碎石之上,徐徐前行,“我们现在使用的探伤仪配备𱅃个功能各异的探头以个独立通道,巧妙运用‘穿透’与‘反射’这两种先进的探伤方法,对整根钢轨展开全方位、无死角的探伤检测。”探伤人员一边走,一边盯着显示屏上的波形变化。
一旦探测到钢轨存在异常状况,显示屏之上便会即时呈现出特定的波形图案,并同步发出“滴滴滴”的异常声响,图像与声音的有效结合,使得钢轨探伤工作变得更为精准高效。此时,执机手便会立刻侧耳凝神倾听,同时迅速取出随身携带的锤子,精准地对准钢轨面敲击数下,通过“望闻问切”的专业操作,确保及时且准确作出判断。
此外,探伤数据回放班组的专业技术人员会对探伤人员采集回的数据进行细致入微的回放分析,针对每一个波形展开深度“解读”,再次进行严谨的分析判断。借助现场探伤与数据回放“双保险”式的操作流程,确保及时察觉钢轨所潜藏的隐患,在确认为重伤钢轨后,探伤人员会在轨腰上用三角符号标注出来,并填写重伤钢轨通知单后,通知管辖线路车间,进行及时更换,今年以来,探伤人员已发现重伤钢轨根。
正因为有钢轨“探伤医生”日复一日地辛勤付出,一丝不苟地为钢轨“把脉问诊”,将安全隐患消弭于无形,让临策钢铁得以安全驰骋。正如一位探伤人员所言:“铁路线路连着千家万户,我们的工作必须万无一失。”这份无声的坚守,正是铁路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石。(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郭志强)
关于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当前域名}.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