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斯威夫特官宣订婚的消息一出,全世界都在为这位流行天后欢呼。 可就在同一天,大洋彼岸的梅根马克尔正咬牙切齿地看着自己的Netflix节目《爱你的梅根》第二季被彻底埋没在热搜里。 风头被抢算什么? 更扎心的是,那个烂番茄评分——满分只拿.8分,这简直是在她脸上狂扇耳光。 于是,梅根又一次祭出了她的王室终极武器——6岁的阿奇王子岁的莉莉贝特公主。 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还记得梅根刚嫁入王室时的义正辞严吗?她信誓旦旦地说:“绝不会让孩子被王室头衔所累,要给他们一个正常的童年。” 结果呢?现在她比谁都急着在社交媒体上标注王子、公主的称号,生怕别人不知道她儿女的身份有多金贵。 这种前后不一的做法,说白了就是现实把她的脸打肿了。 当初那些在她回美国时对她大献殷勤的明星们,现在?人家避她就像避瘟疫一样。 一线明星请不到,节目评分惨不忍睹,个人品牌果酱滞销——梅根手里能打的牌,除了这对儿女,还剩什么? 遮遮掩掩的保护,实则精明的算计 9日这组照片的发布方式,暴露了梅根内心的纠结和算计。 一边说要保护孩子隐私,一边又把他们推到镜头前为自己的商业项目造势,这种既要又要的做法简直让人看得尴尬癌都犯了。 阿奇虽然有了正面镜头,但脸部依然被遮住;莉莉贝特坐在导演椅上玩躲猫猫,看似天真烂漫,实则都在为妈妈的节目做宣传。 梅根这招犹抱琵琶半遮面玩得炉火纯青——既满足了公众的好奇心,又能声称自己在保护孩子,还能为节目拉流量,一箭三雕。 可这种精明的算计,外人看得一清二楚。 网友们毫不客气地吐槽:“既然要晒娃就大大方方展示,别弄得好像很顾及孩子隐私似的。”这话虽然刺耳,但确实戳中了要害。
基因的胜负,身份的焦虑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兄妹俩那一头醒目的红发。 比哈里小时候还要红的发色,让不少人开始琢磨其中的遗传学问题。 红发是隐性遗传特征,需要父母双方都携带相关基因。 哈里的红发来自戴安娜王妃的娘家斯宾塞家族,而梅根虽然是黑发,但她的爱尔兰和英国血统中很可能携带着红发基因。 从遗传学角度看,这完全说得通。 这种基因表达的结果,对梅根来说可能是五味杂陈的。 一方面,孩子们的外貌更容易被英国公众接受;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她一直引以为傲的非裔代表身份,在下一代身上几乎消失了。
发质的争议,母爱还是虚荣? 细心的王室粉丝注意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细节——4岁的莉莉贝特头发枯黄如草,完全不像一个健康小女孩应有的发质。 有人怀疑这是过度染发造成的,目的是为了掩盖孩子可能的黑人基因特征。 如果这个猜测属实,那梅根的做法就真的让人心寒了。 为了迎合某种审美标准或社会期待,竟然岁的女儿动手脚? 这到底是母爱的体现,还是虚荣心在作祟? 当然,也有可能是遗传和成长环境的自然结果。 毕竟基因表达是个复杂过程,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外貌特征会有变化。 但无论如何,这个细节都暴露了外界对梅根育儿方式的质疑。 最让英国王室头疼的,恐怕是梅根毫无底线地将孩子们的王室身份商业化。 传统上,王室成员绝不为商业活动站台,最多支持慈善事业。可梅根显然不在乎这些陈规陋习。 对比一下威尔士亲王家的三个孩子:12岁的乔治王子岁的夏洛特公主已经开始学习王室礼仪,配合父母出席重要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而阿奇和莉莉贝特呢?至今没接受过任何王室教育,对家族历史和传统一无所知,却被妈妈拉着做商业宣传。
梅根的最后挣扎 一个母亲把年幼的孩子推到台前给自己的烂事业背书,这操作真的很让人无语。 当初风光无限的人民公主人设崩塌,好莱坞朋友圈纷纷撤退,商业项目接连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她只能不断消费孩子们的王室身份来维持热度。 这种做法虽然能带来短期关注,但长远来看无异于饮鸩止渴。 每一次利用孩子进行商业宣传,都在透支他们未来的声誉。 更何况,公众的耐心是有限的,这种狼来了式的营销手段,迟早会失效。 梅根或许觉得自己很聪明,既能保持神秘感又能蹭到热度,既能声称保护孩子又能为事业造势。 但在旁观者眼里,这种算计和表演实在太过明显,反而暴露了她内心的焦虑和绝望。
孩子终将长大,算计难以为继 最现实的问题是,孩子们终将长大。 当阿奇和莉莉贝特有了自主意识,回头看这些被妈妈精心包装的童年回忆时,会作何感想?他们会感谢母亲的保护,还是会质疑自己被当成了营销工具? 梅根现在的做法,本质上是在透支孩子们的未来。 她以为遮住脸就是保护,以为标注头衔就是尊重,以为温情脉脉的镜头就能掩盖商业目的。 可这些小聪明,瞒得过一时,瞒不了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