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谈论“德艺双馨”,第一个想到的名字,一定是陈道明。70岁的他,满头白发却依然活跃在银幕,最近出席活动时,有人问他:“您演了一辈子戏,累吗?”他笑着说:“演好每一个角色,是演员的本分,哪来的累?”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对“好演员”的所有想象——有些东西,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褪色,比如初心,比如对演技的敬畏。
一、从“书香门第”到“打工仔”:他的底色,是刻在骨子里的坚韧1955年,陈道明出生在天津一个书香门第。祖父是清末举人,父亲是医科大学的外文主任,从小他就跟着父亲读诗写字,身上带着一股“文人的清劲”。可11岁那年,特殊时期来了。父亲被定性,家里从优渥变成贫穷,连饭都吃不上。为了补贴家用,13岁的陈道明开始打工:卖报纸、送煤球、在工厂做学徒,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有人问他:“那段日子难吗?”他说:“难,但难不倒人。”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学会了“沉下心”——不管做什么,都要认真对待。
二、跑龙套7年:他的起点,比谁都低,却比谁都拼1971年,16岁的陈道明进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成为一名“跑龙套的”。这一跑,就是7年。别人跑龙套,要么应付了事,要么想着怎么抢镜头,可陈道明不。他把每一个小角色都当成“主角”:演士兵,他会提前练军姿;演路人,他会琢磨“这个路人为什么出现在这里”;甚至演“背景板”,他都站得笔直,眼神里有戏。1978年恢复高考,23岁的他考上中戏。同学都说:“你都跑了7年龙套,怎么还这么拼?”他说:“跑龙套不是‘配角’,是‘练手’——每一次站在舞台上,都是在为未来攒本事。”
三、从“溥仪”到“庆帝”:他的每一个角色,都在“玩命”1984年,《末代皇帝》选角,陈道明知道: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为了演好溥仪,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练“帝王步”,跟着京剧老师学唱腔,甚至把溥仪的日记翻了几十遍,琢磨他的“孤独”和“无奈”。结果,他演的溥仪,既有帝王的威严,又有末代皇帝的悲凉,直接让这部剧创下57%的收视率,他也获得了飞天奖提名。接下来的《我的1919》,他演顾维钧。为了还原“天才外交官”的气质,他特意去学了英语,练了三个月的演讲手势。电影里那句“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他用颤抖的声音说出来,眼神里全是愤怒和坚定,直接让观众汗毛直立,拿下金鸡奖影帝。2001年《康熙王朝》,导演陈家林拍着桌子说:“康熙非陈道明不可!”他演的康熙,从青年到老年,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味道:青年时的意气风发,中年时的运筹帷幄,老年时的孤独,都被他演活了。网友说:“陈道明之后,再无康熙。”2019年《庆余年》邀请他演庆帝,他一开始拒绝:“我演了太多帝王,怕重复。”可看到剧本里“庆帝的懒和阴”,他立刻答应:“这个角色不好演,但我想试试。”结果,他把庆帝的“表面懒散,内心阴狠”演到了极致——坐在龙椅上翻书,眼神里全是算计;跟范闲说话时,嘴角的笑里藏着刀。网友调侃:“要不是陈道明演,我肯定骂死庆帝!”
四、70岁的“不变”:他的坚守,是对“演员”二字的最好诠释现在的陈道明,依然保持着“老派”的习惯:不接烂片,不参加综艺,不炒作绯闻。有人问他:“您为什么不趁火多赚点钱?”他说:“演员的脸,是靠作品撑起来的。要是演了烂片,对不起观众,也对不起自己。”他的“不变”,是给所有演员的一课有人说:“陈道明老了。”可在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心里,他从来没“老”——他的演技,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醇;他的初心,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坚定。
70岁的陈道明,用一辈子证明:演员的价值,不是靠流量和颜值,而是靠每一个角色的“玩命”演绎。他的成功,不是偶然,是“认真”二字的必然结果。对于观众来说,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需要的,不是“流量明星”的炒作,而是“陈道明式”的演员——他们把角色刻进骨子里,把观众放在心里,把“演员”当成一辈子的事业。陈道明的“不变”,打了多少流量明星的脸?其实,他不是在“打”谁的脸,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榴莲视频APP下载观看官网: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演员”。愿所有演员,都能像陈道明一样,守着初心,演好每一个角色。毕竟,真正的经典,不会被时间淘汰;真正的艺术家,不会被观众忘记。
注:本文根据陈道明公开经历整理,旨在传递“德艺双馨”的价值观,无任何不良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