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发表
在北京国贸CBD的璀璨夜景旁、距离中国尊仅咫尺之遥,有一处为新就业群体筑起的温暖港湾——“怡舍”。这里不仅地理位置优越,更以亲民的价格和完善的设施,成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家政服务员等工作之余的安心居所。
外卖小哥张伟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整洁明亮的六人间,空调送来清凉,独立卫生间里热水汩汩流出。“月租划算,离配送点就两公里,再也不用每天骑电瓶车奔波一个多小时回郊区的租处了。”张伟笑着说。
喧嚣都市与温馨居所之间的反差,折射出“双井速度”之下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效能。北京市朝阳区双井街道党工委通过扎实推进“暖居工程”,以实际行动破解大城市中新就业群体的居住难题,探索出可持续、可复制的民生服务路径。
随着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新就业群体成为超大城市运转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工作地点高度集中的同时,他们的居住却往往分散、偏远。“白天奔忙在核心区,晚上回到远郊出租屋”成为常态,通勤压力和生活成本困扰着他们。
“双井街道在前期建设了分布广泛的全时驿站,解决了‘歇脚’的问题,但如何让小哥们‘安居’,成了新的任务重点。”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围绕这一新任务,双井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将新就业群体住房保障工作纳入重点任务;联动区级部门、辖区企业等多方资源,在西大望路上开辟了“怡舍”这一“第二阵地”。在工作地之上布局居住地,这是街道将“服务半径”不断延伸的重要尝试,也是政企协作的创新成果。
“怡舍”的背后,是双井街道党工委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首都超大城市治理三项行动计划”及朝阳区20条具体措施的创新实践。双井街道着力打造这一示范项目,精准对接并切实解决新就业群体的住房需求。这里不仅配备酒店式公寓标准的管理服务、干湿分离的独立卫生间和24小时热水,更以人性化的细节和可靠的安保,让住户感受到“家”的温暖。
双井街道的“怡舍”暖居项目总建筑面积为6839平方米,结合调研结果,项目规划208间房间,可容纳1100人,每间均配备24小时热水、空调、阅读灯、USB接口等基本设施,并特别设计干湿分离卫生间和隐私帘,切实回应了新就业群体对“租得省心、住得舒心”的共性诉求。
在完善配套设施方面,“怡舍”项目不仅注重生活便利,更加注重安全品质。人脸识别门禁、24小时保安值守、全覆盖监控和烟感喷淋系统筑牢安全防线,免费高峰班车往返国贸、大望路等区域,有效减轻通勤负担。共享厨房、洗衣房等公共空间配置齐全,极大提升了居住体验。
来自河南的保洁员李大姐欣喜地表示:“共享厨房设备特别全,洗衣房也方便,在这儿生活省心多了!”美团配送站王师傅也感慨道:“之前租民房月租2000多,现在不仅省钱,还能享受这么多贴心服务。”
“怡舍”项目的成功运营,是对新就业群体住房保障工作的又一探索。未来,街道将不断优化住房保障和服务体系,通过“暖居工程”的持续推进,让‘新群体’逐渐成为社区‘老邻居’,让更多新就业群体在超大城市中找到家的温度和归属感,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杨溢谦)
{loop type="link"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