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诬陷的女博主已社会性死亡,账号被扒是律师,被网友喷到关评

两年前,何先生因为鞋子上的反光,被两女生贴上了“偷拍”的标签;

两年后,这场诬告终于迎来了二审,警方也表明何先生没有非法企图。

经历了身败名裂、丢了工作也没了对象的他,好不容易鼓足勇气,重新拾起来了自己的名誉,也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可没想到,他仅仅是想要对方一个郑重的道歉,这样曲折又心酸的历程,却被一位博主怒斥为“争强好胜”“特别轴”。

关键她还是一个律师,不仅没有从事实层面说话,反倒是发出了逆天三连问:

有必要公开道歉吗?

真的有那么严重吗?

有必要每一件事都去争强好胜吗?

随着事情的发酵,别说当事人了,就连网友都听不下去,把她的评论区给冲到关评了!

为尊严而战�多天:依法维权非固执

回顾整个事件,可以说何先生是“倒霉熊”的续集了。

事发当天,他穿了一双小白鞋,原本按照计划,结束了和同学聚餐的他,是要回家休息的,可没想到,刚上地铁站在扶手位置没多久,他就被两名女乘客给盯上了!

由于鞋面上有铁片,所以在封闭的车厢内造成了反光,这本来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两位女士却瞬间皱起了眉毛,扯着嗓子大喊:

“你是不是在偷拍我,我看到你的鞋子上面有摄像头了!”

“你鞋带最前面刚刚闪了绿光,我们都看到了,你还把它关了,是不是心虚了!”

一男两女,此起彼伏的尖叫质疑声,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何先生的绝望。

没有任何证据,也没有任何理由,仅凭两句臆想,他就被当成了不怀好意的人,被全车厢异样的眼光审视着。

他不仅被要求当众脱鞋脱袜,还被两名列车员架了出去、靠墙单脚站在扶梯口。

直到警方终于赶来,在层层检查之后,并没有发现任何偷窥道具,这才还了他一个清白。

可这样“受刑”般的过程,从头到尾都没有人问过他是什么感受,也没有考虑过那两名女生的说法是否真实。

眼见事情闹大了,其中一名女子极其敷衍的来了句“对不起”就想一走了之,另一名女子则是连正眼都没有瞧一下,就好像这件事和她无关一样。

冤枉了人,就想拍拍屁股走人,天下哪有这么美的事,何先生自然不会接受,他要求对方公开道歉,为自己正名,可对方却不以为然,不仅拒绝还不出面,一直躲在背后。

因此,考虑再三的何先生,决定为自己的尊严拼一把,他反手将对方告上了法庭,可没想到这件事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他一没受伤,二没丢财,何必大费干戈折腾呢?

所以,他一审败了,就连六次调解也没出个最终结果。

博主力挺两女主,发言惹人厌

其实这件事很好解决,既然两名女子诬陷人了,只要她们态度好点,能当面道歉并且在网上也发道歉声明,就能挽回何先生的名誉。

但重点就在于“出面道歉”这个事,或许是为了不被人贴上“欺负男性”的标签,所以这两名女子非常抗拒,就连一审二审都选择了不公开审理。

可这样,既没有为自己随便冤枉人做好善后,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封闭了真相,让大家被误导为“何先生小题大做,为了一个道歉浪费了两年时间”。

因此,出现了越来越多质疑的声音,其中一位叫佳佳的女博主,对何先生评价了三个字“特别轴”。

佳佳的言外之意就是觉得何先生死板、给台阶也不下,为了一个道歉,硬是拖�多天,到处奔波折腾,到头来,道歉没收到、还把两位女性推到了舆论中心,在佳佳看来,这是一种“争强好胜”的体现。

最关键的是,不管何先生再怎么解释,再怎么说自己这一路走来有多不容易,佳佳都会不屑的说一句“有那么严重吗”,仿佛在她心里,何先生就像一个导演,自顾自的演绎了一场苦情戏,目的就是为了博同情、赚流量。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有网友扒出,在地铁诬陷案发生后不久,何先生就丢了工作,连谈了多年的女朋友也离他而去,他彻底成了输家。

如果说这还是“小事”,那什么才算是大事?

还记得一位女研究生,只因染了粉色头发,就被各种网络言论包裹、造谣,最终,她的生命永远停在�𻂉�日。

而那位永远笑容满脸,一杯饮料只𴅞元的糖水爷爷,也遭到了网络攻击,被指“不干净不卫生”,最终,他离开了武汉,大家再也喝不𳗢元管饱了。

就连女子排队时立着手机看屏幕,都被后排女生质疑成偷拍,大庭广众之下把她说成了不三不四的人,最终当事人情绪崩溃,而那两名女子因为害怕才勉强道了歉。

这些例子,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眼见不一定为实。

博主佳佳只看到了何先生没有胜诉的样子,可她不知道,在这背后是何先生数不尽的心酸和委屈。

一句“我没有偷拍,鞋子也没有问题”,何先生说�多天,至今仍然没能等来一句道歉,这难道不是大事吗?

举起手机就是“偷拍”?造񗥞成本,到底该不该原谅?

有网友扒出了博主佳佳的账号,发现她是一名干�年的律师,主页挂着“坚持理想”四个大字,现实却做着支持诬陷人的事。

有人调侃道,按照她的说法,以后真的有人被偷拍起诉,那就是争强好胜,为什么不拍别人,这又不会少块肉,何必这么轴?虽然这是一句反讽,但也让人体验了一把当事人的绝望。

一时间,不少网友都冲到了她的账号下面,对她发来了“问候”,导致她不得不赶紧关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好像别人拿起手机,就是在“偷拍”。

只要有人发视频解释,那就是“多此一举”。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乱象,是因为“造񗥞成本”。

现在看何先生,只是一件地铁诬告案,可背后,却是无数个有过相似经历的原告。

如果大家都觉得事情没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不必替他们站出来的话,那要是自己碰上了呢?

因此,何先生并不是固执,而是坚信世间有理,公道不灭!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希望那两位女生能主动为此事画上句号,同时也希望这样的诬告事件能不再发生。

信息来源:

新浪财经-《地铁被诬偷拍男子回应被批争强好胜:依法维权,是坚持而非固执》-2025.9.9

红网-《央视再谈“粉发女孩”悲剧,向网络暴力亮剑》

央广网-《“糖水爷爷”留下告别纸条离开,普通人遭遇网暴怎么办?》

马鞍山
上一篇:{loop type="arclist" row=1 }{$vo.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