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青海湖畔天路职工检修信号设备
9日凌时许,青海湖畔万籁俱寂。“夜晚容易犯困,大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作业,不能落下任何一步。”青藏集团公司西宁电务段哈尔盖信号车间主任王志坚在提醒作业人员。当晚,他们要对青藏铁路刚察至鸟岛站区间下行线的信号设备进行检修。
为确保设备安全越冬,日起,西宁电务段对管内各站道岔、信号机、轨道电路、电缆等信号设备开展地毯式检修,边查边改,及时消除设备隐患,确保行车安全。
2分,“天窗”作业命令下达。来信号机处,职工段旭辉和黄凯开始检查箱盒密封是否良好,检查完箱盒外观,段旭辉调低灯光,将信号机箱盒内红绿白蓝错综盘绕的配线一根一根分离出来,仔细检查是否有破皮、夹皮,黄凯则用万用表对每条电缆的路径进行测试、核对,两人的配合严丝合缝。
相隔百米处,轨道电路组的宋泽鑫正在用螺丝刀和小扳手,逐一紧固箱盒内部的大小固定螺丝,紧固完毕,他调低灯光,逐个确认箱盒内的防雷元件是否良好。
“防雷元件标签变红,容易导致设备被雷电击穿,影响正常行车,晚上视线不好,一定要仔细确认。”宋泽鑫对身边的青工崔渊波说。
检查中,负责轨道电路外部设备检查的陈绍奇发现,1883G发送器引接线一处过轨卡损坏掉落。他快速用手刨开钢轨下的道砟,抽出被掩埋的引接线,并从工具包取出一个新的过轨卡换上。
“过轨卡下的道砟不能距离钢轨太近,否则会造成引接线外皮磨破,发生‘红光带’。”陈绍奇说。
高原秋夜,冷风阵阵。“昼夜温差大,夜晚设备的电气特性、机械强度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钢轨绝缘也容易受损,大家一定要认真检查、仔细调整。”王志坚一边检查轨道绝缘一边说。
经分钟的奋战,4分,刚察至鸟岛区间下行线设备检修全部结束,职工们收拾好工具,有序撤离站场。
此时,高原夜空繁星点点……(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赵风斌 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