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泉:离婚的公婆也是我的亲人,婚后用爱修复夏雨和父母的心结

夏雨的童年从青岛起步,1976年出生在那个沿海城市,父亲是话剧团里的演员和美工,母亲在百货公司当会计。日子本该平静,可他三岁那年父母就离了婚,父亲一头扎进艺术追求,母亲很快另组家庭,把他扔给郊区姑姑抚养。姑姑家日子清苦,夏雨小时候帮着干农活,寄人篱下那种滋味让他早早懂事。父亲偶尔联系他一次,还是为了让他去北京试镜,夏雨赶去却扑空,父亲早去了日本。那时候他就认清了父母的疏离,决定靠自己闯荡。 1993年,姜文挑中他演《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一炮走红,拿下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和金马奖影帝。顶着三料影帝头衔,他考进中央戏剧学院,系统学表演。袁泉比他小一岁,1977年出生在湖北荆州,父亲是乒乓球教练,母亲是老师,家里温暖,她从小学京剧,11岁进中国戏曲学院附中。1996年她考入中戏,和章子怡、梅婷她们一批,学校里人缘好。夏雨比她高一届,在校园里注意到这个清秀学妹,就展开追求。起初袁泉没答应,两人从朋友做起,1999年毕业前后才确定关系。那时候夏雨事业起步稳,袁泉也开始拍戏,两人互相支持。
感情路不是一帆风顺,2005年左右,两人闹过分手,传闻高圆圆介入,但没多久他们复合。夏雨后来在自传里写过,找对象不是追求完美,而是两人加起来凑满分。这话透着点生活智慧,袁泉也觉得他们适合。2009年,他们结束十年恋爱,低调登记结婚,只摆一桌酒席,中戏同学和亲戚到场。婚礼上夏雨感谢姑姑姑父这些年拉扯他,没多提父母。那一刻父母在场,但关系生疏。袁 泉知道夏雨心里的疙瘩,父母离婚后扔下他不管,父亲去日本打拼,母亲再婚不顾他,让他从小缺爱。她没急着劝,而是从日常入手,慢慢拉近。结婚前夏雨就跟袁泉摊牌,不想请父母,觉得他们没资格。但袁泉坚持,离婚的公婆也算亲人,得给他们机会。她打电话邀请,父母来了,虽然尴尬,但这是起点。父亲夏朝忱从日本飞回,母亲李婷从青岛赶来,他们看到儿子成家,内心五味杂陈。夏雨没热情,但袁泉热情接待,帮调整气氛。这事让夏雨父母意识到当年亏欠太多,父亲在日本住地下室,吃泡面,不想拖累儿子;母亲再婚后日子也不易。
2010年女儿夏哈哈出生,这成了转折点。袁泉借机请父母来看孩子,母亲先来,帮着照顾婴儿,住了一个月。父亲后到,带日本玩具,住一周。夏雨起初冷淡,但看到父母对孙女的疼爱,心软了点。袁泉从中牵线,给父亲发生活照,问近况;给母亲寄特产,回寄手工饺子皮。夏雨看到这些,没反对。渐渐地,父母来北京次数多,父亲请长假当客座教授,住家里教孙女涂鸦。母亲春节来,带家乡菜,一家吃饭聊家常。夏雨开始接父母电话,偶尔问健康。父亲承认当年离婚冲动,不想儿子跟着苦;母亲说扔下孩子不对,现在想补。 夏雨没全原谅,但接受事实,恨里藏着爱。袁泉的做法接地气,不强求大团圆,而是点滴积累。她知道夏雨的伤从童年来,父母的疏忽让他寄住在姑姑家七年,缺了血缘温暖。父亲一心艺术,母亲头也不回,这些年没帮衬过。但袁泉视他们为亲人,组织聚会,公园野餐、家宴聊天,拉近距离。夏雨慢慢敞开,拳头握紧又松,说懂了父母苦衷。关系从生疏到正常,逢节聚聚,聊工作。父母没搬一起住,但血缘拉扯回来了。
和解后,家庭变化明显。2011年父亲从日本定居北京,夏雨帮开画廊,在通县宋庄。2012年三代同堂,父亲早起遛弯,夏雨周末推女儿车跟上。夏雨管父亲健康,买血压计监督。母亲不和父亲同天来,避免尴尬,但见面客气。事业上夏雨减速,2013年拍《狗十三》,两年半在家带女儿。袁泉复出《我的前半生》,夏雨做饭等她。2020年疫情,一家在家,夏雨弹吉他,父亲画画,袁泉做饭,女儿玩积木。夏雨微博秀女儿手工,说幸福。2023年夏雨拍《中国机长》,但更多发展爱好,开飞机、变魔术。袁泉拍戏少,陪女儿。父亲开画展,夏雨捧场买画挂家。母亲退休,来北京多住。